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

4E陳炳成 - 《民心的向背》

《民心的向背》
        由古至今,若要統治或管理好一個地方,都必須先取得民心,古語有云:[得民心者得天下],得不到民心,又怎能管理好自己的管轄範圍呢?

在古時,周武王成功滅商,建立周朝時,商朝剩下的人民勢力仍在,而且尚未臣服。故此,為了安撫這些人,周武王不惜貶低自己,稱自己為小國,商朝為大國,更把部份領土分封給商人,得到他們的信賴,得到前朝人民的民心,令西周的國祚長達三百多年。

在清朝末年,孫中山先生一直帶領着人民反覆進行革命,從未放棄,革命成功建立民國後,他亦沒有主動要求成為民國的總統,反而是由人民推舉他,可見他一直深得民心,即使沒有主動成為管理者,人民亦會推舉得民心的人管理。

由此可見,得到民心的統治者,不僅令國家穩定,國祚綿長,人民亦會對他感到信賴,政策的推行才能更順暢。可是,古今中外,總有一些管治者施行各種暴政,令民怨沸騰,完全得不到民心,令國家滅亡。

在秦朝,秦始皇濫用民力,統一天下後,不斷大興土木,討伐外族,修築宮殿,嚴重影響農業生產,導致民窮財盡。更實施一連串嚴苟刑法,例如連坐、族誅等,更把大量古典文燒毀,造成文化損失。失去民心的秦始皇在施行大量暴政後,令民怨沸騰,最終陳勝、吳廣揭竿起義,促使秦朝滅亡。

再看看東德,東德政府一直實行高壓統治,有不少承受不住的人民不顧生命危險亦要跨過柏林圍牆,到較發達的西德生活。可見高壓的管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。實施高壓政策的東德在得不到民心的情況下,最終也要與西德合拼,共產政權瓦解。

從以往到現在,不管在中國或西方國家,人們都總是犯着同樣的錯誤,失去民心後國家滅亡,但當然亦有明君能掌握民心,把國家治理好。可見,民心不管在何時何地,都是條通往國泰民安的重要鑰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同學互評必須多於100字, 字數不足的留言不計算在內。